杜伯拉調節閥專業制造氣動調節閥,自力式壓力調節閥,電動調節閥,溫度調節閥,微壓調節閥,差壓調節閥,氮封閥,切斷閥,O型、V型調節球閥,氣動(電動)調節蝶閥等系列調節閥。

全國客服熱線

氣動調節閥系列 電動調節閥系列 自力式調節閥系列 氮封裝置系列 切斷閥系列 溫度調節閥 襯氟調節閥 自力式減壓閥組 自力式減壓穩壓閥 自力式微壓閥 自力式高壓調節閥 自力式閥內取壓調節閥 呼吸閥 氮封閥 泄氮閥 電動單座調節閥 電動雙座調節閥 電動三通調節閥 電動套筒調節閥 電動襯氟調節閥 電動高溫調節閥 電動低溫調節閥 氣動單座調節閥 氣動雙座調節閥 氣動三通調節閥 氣動套筒調節閥 氣動襯氟調節閥 氣動高溫調節閥 氣動低溫調節閥 氣動切斷閥 電動切斷閥 氣動蝶閥 電動蝶閥 電動球閥 氣動球閥 特殊閥

技術知識case list
全部 技術文章
氣動溫度薄膜調節閥設計寶典
發布時間:2019-07-30

0 引言

溫度調節閥用以調節工藝生產中介質的溫度,常使用氣動或電動調節。薄膜式調節閥的結構原理如圖1所示。隨工藝物料(氣體或液體)的溫度變化,膜瓣上的壓力發生改變,從而控制閥口的開度。該類閥結構簡單,運行調節范圍寬,穩定性好,操作方便,因而在石油化工生產中廣為應用。

圖1 薄膜調節閥原理

1 設計的技術指標

合理選擇薄膜閥的設計指標是決定其運行特性的根本因素,關鍵指標包括:

1)閥開度系數。閥的開度系數又叫閥阻系數,常用S表示,其計算式可以表述為

S=△Pf/∑△P。

式中:△Pf為閥上壓力降低量,MPa;∑△P為總壓力降低量,MPa。

2)調節比。用閥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的比值來表征閥的調節范圍,稱為調節比R,其公式為

R=Qmax/Qmin

式中:Qmax為最大流量,m3/h;Qmin為最小流量m3/h。

3)壓縮系數。壓縮系數說明流體的壓縮比例,常用ε來表示,壓縮系數不僅與調節閥通道幾何形狀有關,而且與介質的物理性質有關,氣體壓縮系數為

式中:η為氣體修正系數;Pin為閥入口壓力,MPa。

4)通流能力。閥的通流能力C是閥設計與檢驗的關鍵指標,也作為閥運行特性的主要衡量指標,對于氣體,當P2>0.48P1或△P<0.52P1時,通流能力為

當P2≤0.48P1或△P≥0.52P1時,通流能為為

式中:Qmax為最大流量,m3/h;P1為閥前絕對壓力,MPa;P2為閥后絕對壓力,MPa;△P為閥上壓力降,MPa;γ為流體密度,kg/m3;T為工作溫度,℃。

2 設計指標的選擇

目前我國生產的調節閥有直線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和快開特性三種基本流量特性,對于快開調節閥一般是應用于兩位式調節和程序控制。本文重點研究直線特性和等百分比特性調節閥的計算與選型。

2.1 閥的控制特性選擇

從控制系統的調節品質出發選擇調節閥的流量特性,希望控制回路的總放大系數,在控制系統的整個操作范圍內保持不變。正確的選擇調節閥流量特性主要是選擇閥的放大系數的變化。若調節對象放大系數為線性時,調節閥采用線性工作特性;對于放大系數隨負荷干擾的加大而趨小的調節對象,宜采用等百分比特性閥。

表1列出常用控制系統調節閥特性選擇表,供選擇時參考。表選出的是閥的工作特性,還要參考配管情況即S值來確定閥本身的理想特性。

表1 溫度控制系統調節閥特性選擇

2.2 閥阻選擇

1)一般情況選取。設計時要根據閥控制系統初步決定閥阻的大致范圍,結合閥控制特性的選擇,考慮配管情況對閥阻的影響,常根據表2來選擇閥阻S的大小。

表2 閥阻S特性選擇

在實際的管道安裝中,S值不可能等于1,而往往要低到0.3~0.6左右,S值<0.3以下時,工作特性曲線發生嚴重畸變而無法應用調節。

選擇閥門的理想特性的關鍵是看S值大小,一般對調節閥的壓差選擇為占系統總壓差的30%~50%,即S=0.3~0.5為宜。

2)特殊情況選?。篴.當選用的調節閥經常工作在小開度時,宜用等百分比閥,直線閥則用小開度時,放大系數比較大,不便于微調,而且易引起振蕩并加劇閥芯閥座間的磨損,破壞閥的密封性;b.如流通介質有懸浮物,以使用壽命為主要考慮條件時,采用直線閥較好,因它的閥芯曲面較瘦不易磨損;c.如調節系統非常穩定,這時調節閥的行程變動很小,故閥特性對調節質量無多大影響,可任意選用。

3)調節比選取。調節比的選取也即確定閥調節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設計時可以根據閥的規格和承壓能力確定流量調節范圍。

4)壓縮系數的選擇。壓縮系數根據閥設計選定的最大壓降和最大流量來選擇,可以用最大壓降和最大流量來計算出壓縮系數值。

5)通流能力的計算。根據公式來計算所設計調節閥的通流能力,按計算的通流能力,查閥設計手冊,選定閥的公稱直徑、閥座直徑、閥芯行程和膜頭面積。表3列出了部分直通單座調節閥等百分比特性流通能力C值。

表3 等百分比特性流通能力C值及允許泄漏量

說明:DN為閥公稱直徑;d為閥座直徑;H為行程;A為膜頭有效面積;Cg為公稱通流能力。

3 設計校驗

在選定閥的公稱直徑、閥座直徑、閥芯行程和膜頭面積后,要根據已經設計選定的調節范圍R,計算最大通流能力Cmax,驗算最大流量時的開啟度,要求最大開啟度在90%即可。

對直線特性,開啟度為:

對等百分比特性,開啟度為

式中:R為調節范圍;Cmax為計算最大通流能力;Cg為公稱通流能力。

4 結語

因為閥門調節是在調節范圍內的連續性調節,所以閥門設計很少考慮閥門控制需求的工藝指標,而是根據閥門的承壓能力和接管需求;對閥門的控制性能是在閥門設計完成以后來進行核算出來,成為閥門的性能指標,這種閥門在滿足工藝需求和控制特性上存在不足,常常是控制特性不匹配,閥門調節很難控制。

本文從閥門控制的特性指標出發,依據閥門設計壓力、控制特性、閥阻系數、流體壓縮特性、調節范圍和通流能力等工藝性能指標,同時依據閥門設計標準和設計手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閥門設計過程,使得閥門控制特性相互匹配,更好地滿足工藝控制需求。


本文鏈接:http://www.artinprison.com/case/5d3fac667d8fe50448825554



h网站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