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自動控制領域中,一個工藝過程是否能滿足各項工藝控制指標,控制過程是否平穩,超調量、衰減比、擾動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是否穩、快、準,除了工藝設計合理,設備先進外,重要的一點就是調節閥能否根據主體的意識而準確動作,使過程主體的控制意識體現為物料能量和流量精確變化。在許多自動控制中,因為調節閥質量不過關、流量特性差、滲漏大、動作不可靠而使自動控制失去了高品質調節,給生產帶來了重大經濟損失,并且增加了勞動強度。
因為調節閥安裝在工藝管道上,直接與操作介質接觸,長期受到高溫、高壓、腐蝕和摩擦等惡劣工作條件的影響。所以,調節閥選擇的好壞,對系統控制作用關系很大。因此,正確合理的選擇、安裝調節閥就是顯得尤為重要。
調節閥的選擇
2.1 調節閥類型的選擇
主要是根據現場介質的特點、控制要求、安裝環境等因素結合調節閥本身的流量特性和結構而進行選擇,如表1所示。
表1調節閥種類及結構特點
閥門名稱 | 結構特點 |
直通單座調節閥 | 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泄漏小,但受流體沖擊不平衡力大, 適用于小口徑D≤25mm的場合。 |
直通雙座調節閥 | 受流體沖擊不平衡力影響小,但關不嚴,滲漏較大, 適用于大口徑官道的場合。 |
角形閥 | 角形閥的閥體受流體的沖擊小,體內不易結污,對粘度高、 有懸浮物和顆料物的流體尤為適用, 并且調節穩定性較好。 |
蝶閥 | 流阻小,適用于低差壓大流量的氣體及含有固體懸浮物的介質, 通常流量特性與等百分比相似。 |
隔膜調節閥 | 用于強腐蝕性、粘度高、帶纖維的介質,但不耐高溫和高壓。 |
閥體分離閥 | 用于強腐蝕性介質,但不耐高溫和高壓。 |
三通調節閥 | 適用于介質三個方向的流通。分三通合流閥和三通分流閥。 對于三個系統的分合流控制非常有效。 |
凸輪撓曲閥 | 屬新結構閥,閥體為直流型閥,阻力小、密封好、可調節、通用性強, 對于粘度大的介質調節非常有效。 |
套筒調節閥 | 新型結構閥,因不平衡力小、可調性好、通用性強、維護方便, 廣泛用于生產中,特別是高溫高粘度,含顆料結構的介質中。 |
選用調節閥時還應考慮上閥蓋的形式和所用的填料。當使用工作溫度為-20℃~+250℃時,只需采用普通的結構;當工作溫度為-50℃~+450℃時應采用閥蓋上有多層散熱片的散熱結構。還有波紋管的波紋室封密閥蓋主要用于劇毒、易揮發、易滲透等重要介質的場合。
調節閥常用的密封填料有聚四氟乙烯和石棉繩填料,雖然前者比后者昂貴但密封效果卻好得多。
氣開、氣關式調節閥的選擇應根據當氣源信號壓力中斷時,調節閥處打開或關閉的位置對工藝生產所造成危害的大小而定。若閥門處于打開位置時危害性小則選用氣關式。動作過程為:有氣則關閉,無氣則開啟;若閥門處于關閉位置時危害性小則選用氣開式,動作過程為:有氣則開,無氣則關。
2.2 調節閥口徑的選擇
在進行自動化技術改造時,閥門口徑可以依據等截面積的原則來考慮,依據手工操作時閥門口徑多大,及開啟圈數多少估計開啟面積,然后選用在正常工況下具有相同開啟面積的調節閥。在進行新裝置設計時通常是按流通能力C值來確定閥門口徑。
常用方法有兩種。
①依據實際的最大流量Qmax算出相應的流通能力Cmax,然后從產品系列中選取稍大于Cmax的C值及相應的閥門口徑,選取時應留必要的余地,最后對實際最大流量Qmax時的閥門開度進行驗算:在Qmax時開度應不大于90%。
②更實用的途徑是按常用流量算出相應的流通能力Cvc。選用閥門的C值應使Cvc/C在0.25~0.8之間,即按常用流量Cvc值乘以(4~1.25),一般Cvc/C=0.5為相宜。當工作特性為對數特性時可更小些。
2.3 調節閥流量特性的選擇
2.3.1 從調節系統的調節品質分析
考慮原則:適當選擇調節閥的特性,以閥放大系數的變化來補償調節閥對象放大系數的變化,使調節系統總的放大系數保持不變的控制效果